为啥我喜欢看经常出错的内容创作者


xxx up 主又被骂啦

曾几何时我突然发现,无论我喜欢看什么样的内容输出者,到最后我总会遇到这个人被千夫所指的情况。而在游戏区主播这里,这个情况尤甚。s1 论坛上风评好的游戏主播几乎就没有,几乎每个有点名气的人都被黑了个遍。但我即使认同他们的批评,却仍旧觉得他们所批评的主播的作品有可取之处。

暂且不论为啥 s1 论坛上对主播普遍怨气很大,在排除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之后,我发现对内容创作者的批评——不单只是游戏区主播——其实可以学到很多东西。当然前提是批评基于事实错误,而不是对某些事物的评判标准。

这让我想到了简介里提到的那个观点:在互联网上得到一个问题答案的最佳方式就是让懂的人来骂你。举个例子来说,如果你想知道 500 块钱以下有什么音质好的耳机,与其发帖问「求推荐一款 500 块钱以下的耳机」,不如发帖宣称「500 块钱以下根本就没有能听的耳机」或者「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要花几百块买耳机,手机送的音质不吊打这些智商税?」,后者的情况下,估计几分钟之内骂你不懂耳机,叫你去听听 xxx 款耳机的回复就能淹没你。而这个时候你就能知道,500 块以下哪些耳机口碑比较好了。

最近遇到的例子是 stn 快报的最新 一期。前面提到,游戏区几乎没有在 s1 风评好的,stn 快报也是其中之一。

本期视频中 stn 为了说明游戏王的规则复杂,并且简中翻译有问题,举了如下例子:

①将一张手卡丢弃,选择场上一张卡破坏。 ②将一张手卡【送入墓地】发动。以一张卡为【对象】,那张卡破坏。 ③破坏场上的一张卡【才可以发动】,将一张手卡送入墓地。

表面上看,这三个效果基本差不多,都是丢一张卡,炸一张卡。但是熟悉游戏王规则的人就会明白,这三个效果大不相同。我并不熟悉游戏王规则,于是我去翻了一下评论区,有观众给出了如下解释:

【关于游戏王那段的判定】 ①将一张手卡丢弃,当场上有【大宇宙】或是在本回合内发动【次元吸引者】的情况下依旧能照常发动。选择场上一张卡破坏。 ②将一张手卡【送入墓地】发动。由于【大宇宙】【次元吸引者】的效果是将所有要【送去墓地的卡不送去墓地而除外】,导致【送入墓地】这个前提无法触发,因此在【大宇宙】【次元吸引者】的效果适用中的情况下,该效果无法发动。同时,以一张卡为【对象】,那张卡破坏。游戏王中有些怪兽带有【不会被选取作为对象】的抗性,因此这种以选取【对象】为文本的效果无法选择【不取对象】的怪兽作为目标。但是①的文本中不带有选取对象而是直接以【那张卡】为文本,所以可以选取【不取对象】的怪兽为目标。 ③破坏场上的一张卡【才可以发动】,这张卡的【cost】是指破坏场上一张卡,而将手卡送入墓地才是【效果】。【cost】是指【代价】,它并非效果的一部分,而是发动效果的【前提】,因此又会有这么一个情况:【无效该效果】和【无效该发动】的效果会无效它丢弃手卡的效果,但是,它破坏场上一张卡的【cost】会在效果发动前结算,同时这个【cost】无法被无效。此外,因为这个效果的【送入墓地】并非是【cost】,cost 具有强制性,所以必须【送入墓地】,但是效果不具有强制性,所以在【大宇宙】【次元吸引者】效果适用的情况下该效果依旧适用,但是会被除外。

看上去这个例子举的非常合理,表达了「看起来一样的效果,因为文本表达的差异和顺序会导致截然不同的适用情况」的意思。然而,马上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:

STN 的日常就是面对自己懂一点点观众全不懂的地方显得自己很懂 游戏王申奥本来就是某人作秀,我不懂为啥各种营销号要拿来反复宣传 文本问题我都懒得看,不存在的文本就别扯淡,也只有观众爆不懂才显得你说的有道理 K 语言有问题也不是这种一知半解的人能解释明白了 (转)

而这条评论下面马上就有了其他观众的回复:

A: stn 举的这几个例子又没问题,这次说的也没啥太难理解的,看得懂表达意思不就行了? B to A:游戏王里面就没有『破坏卡片作为 cost』这种超模到离谱的 cost,up 还拿出来显摆 A to B:着明显只是举例子啊,又不是给牌佬看的视频

争论的核心显然在于,能否拿一个不存在的例子来说明一个存在的问题(假定这个问题确实存在)。我对此倒是没有任何想法,专业问题就应该留给懂的人去争论。我想说的是,我从这些争论里,其实学到了什么是取对象,什么是 cost,丢弃手牌和送入墓地的区别。虽然这又是一个无用的知识吧,但是我至少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事情。

这就回到了前面的话题,对他人错误的指责,尤其是带有事实证明的指责,通常能让旁观者学到很多之前不知道的东西。我曾经不止一次表达过我对「睡前消息」这一节目的喜爱,并非是因为节目本身有多优秀。马逆也在节目中坦言:一群外行靠搜索引擎搜集资料写出来的东西,不可能比专业人士更加专业和具体,这也就是为什么每个科普作者都逃不过「听起来很有道理直到他讲到我熟悉的领域」这个定律。

所以,我最喜欢睡前消息的,并不是这一节目本身,而是网络上对这个节目事实错误的批判。或者用睡前消息公众号的系列文章来说,「兴风作浪的观众」。

而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看各种内容创作者时,真正最「有用」的部分。